使服务内容、服务项目更接地气,满足群众需求、得到群众支持、受到群众拥护,才能使“社区365”服务品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安康高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安康高新区党工委要求党员干部通过组织集体学、个人自觉学、专家辅导学、研讨交流学、实地参观学、观看影视学、外出培训学、培养骨干学等多种途径和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工作和学习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让学习成为日常自觉,增强学习教育的精准性和适用性。 3月22日,安康高新区与安康市委“学教办”联合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会,邀请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传利作专题辅导。 4月15日,邀请市委宣讲团成员、市委党校副教授廖世阳作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报告,通过学习辅导和讨论交流相结合,为全区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主题宣讲,数百名党员干部走进会场启迪心智,接受滋养。 4月2日,安康高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式挂牌投用。 基地结合公民道德馆,通过图片、影音、文献资料,采用多媒体手段,丰富党史学习内容,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红色阵地。 安康高新区先后组织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各中小学观看《古田军号》和《第一大案》重大党史题材电影;举办“清明祭英烈、共筑中华魂”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针对青少年群体,组织开展以“童心向党”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让一大批学生和家长参与其中,进一步扩大了党史学习教育的覆盖面。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党工委、管委会各部门,市直驻区各单位纷纷围绕项目落地、社会稳定、医疗卫生、社会治理、教育文化、道路安全六个方面“急难愁盼”事,动员全区176个基层党组织和3676名党员创新落地“五个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即开展一场自上而下的专题学习、组织一批政治引领的教育宣讲、开展一轮务实高效的专题培训、推进一批落地见效的担当实践、开展一场直面问题的认真批评。 通过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强化,确保活动深入机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塑造良好的党员干部形象,构建血浓于水的干群关系。 同时,通过分批次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计划清单,根据问题梳理情况汇集127件办实事项目,做到“四明确”“两公示”,全面推行“台账式”动态管理机制和“清单式”任务销号制度,站稳群众立场,务求实事办事,好事办好。 紧盯发展,转化党史学习成果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十三五”期间,安康高新区完成内资到位资金亿元,引进固定资产投资过亿元项目77个,新增千万元以上入园工业企业100余家,2020年在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63位,顺利实现“国家高新区排名五连进”,圆满完成“十三五”既定目标,高质量发展根基全面夯实。 如何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安康高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围绕这样的思考,安康高新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将产业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主脉主线,创新推进“项目建设+征地拆迁+X”项目建设机制,夯实“五个一”项目包抓责任,强化要素保障,凝聚攻坚合力,严格跟踪问效,确保项目“落一个动一个,建一个成一个”,重点抓好总投资1740亿元的216个重大项目,聚力打造生物医药、新型材料、智能制造三大百亿产业集群,齐心协力筑牢“十四五”开局“第一板墙”。 重点项目高歌猛进。 安康高新区先后实施基础配套项目180余个,累计建成市政道路100余公里,新增商业150万㎡、绿地3万余亩。 安康富强机场全面建成通航,机场快速干道、冉河西路、高新大道Ⅲ标段等23条新安康门户区配套路网部分建成投用。 招商引资一路春风。 陆续引进300余个重大项目,建成投用战略新兴产业厂房170万平方米,智能终端电子信息产业园、西北电子信息基地、飞地新经济产业园等大型园区建成投用,“六大”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多元并进,飞地经济成为秦巴区域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创新平台根治秦巴。 18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16个省级研究中心、5个院士工作站、3个专家工作站先后在高新区建成,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排名国家高新区第51位,安康高新区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消费类电子产品)、首批陕西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和全国“十佳优质营商环境产业园区”。 民生工程福祉民众。 新建45万平方米校舍,新增住房4万余套,扎实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绿地率超35%,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校区、汉滨初中高新校区、高新医院等一批优质服务资源建成投用,一批保障性住房陆续建成交付,安康高新区已成为秦巴区域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安康高新区紧抓“办实事”这条主线,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基层党组织从三年前89个增长到177个,党员总数从2016年底1974人增加到3676人,社区阵地建设达标率、农村“一肩挑”比例等多项指标位列安康市第一。 立足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安康高新区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始终把群众的利益高高举在头顶,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转化为经济社会行稳致远的丰硕成果,努力打造红色教育和初心锤炼的首善之地。 (当地供稿安康高新区宣传统战工作部)(责编:孙挺、吴超)。 ”杨洵随即发言,他详细陈述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10个不适问题和对童庸生的误会,同时也抱怨道,自己给中央写信贡献意见,却被中央认为“不工作,在团体外说话,以后要负一部分实际工作”,实在是难以接受。 (责任编辑:admin)本文由乱码入口一二三2020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urbistower.com/fx/199.html |